福田强势回应“排放风波”: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呼吁自主品牌要良性竞争-南宫28官方网站

2024/05/31 分享到 weixin sina

康明斯气体机“排放风波”发酵近两个月后,5月10日,福田汽车(600166)高调回应,表示“有关机构已给出明确的检测结果,我们的产品完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不存在任何排放问题”。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范文清 摄

福田汽车是康明斯在华的重要合作伙伴。两家公司在其成立的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康明斯)中,各自拥有50%股权。所以,福田旗下的天然气重卡几乎都搭载的是福田康明斯的天然气发动机。4月27日,福田汽车财报显示,福田康明斯去年售出197389台发动机,同比增长22.65%,净利润为7.22亿元,增加了约1.4亿元。

然而今年3月,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公开表示,康明斯15升天然气发动机与公开的环保信息不符,建议其向社会发布公告说明情况。谭旭光的这一表态,随即令康明斯的该款天然气发动机陷入“排放风波”之中。

尽管随后康明斯中国联合福田康明斯、东风康明斯两大合资主体,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称,包括15升天然气发动机在内的所有产品,均满足排放指标要求,“可以随时接受国家检测机构按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测试”,但外界对此事的质疑之声并未平息。

“此事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福田汽车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刘旭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此事对福田汽车的潜在客户造成了很大误导,也让其经销商们蒙受了很多委屈。在此情况下,福田汽车决定不再沉默,选择站出来回应一切。

已第一时间联系第三方机构检测

据刘旭光透露,康明斯气体机“排放风波”发生后,福田汽车第一时间联系了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有关机构也针对发动机和整车进行了包括结冰测试、曲轴箱压力测试等在内的相关测试,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工况下反复进行发动机台架测试和整车PEMS试验,甚至是极端工况下的非标试验。检测结果显示,我们的产品完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不存在任何排放问题。”刘旭光说。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在5月10日的媒体说明会上,福田汽车对外发出严正声明:“福田汽车所有产品完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不存在任何排放问题;福田汽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依法合规进行信息公开,并做到所有公开信息客观公正,合法合规;福田汽车将对客户负责到底,坚决与虚假言论和不正当竞争作斗争;福田汽车将积极响应国家‘清朗行动’号召,为新时代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做出新贡献。”

事实上,与柴油相比,天然气是清洁燃料,因为燃料的特性差异,既为天然气发动机带来了燃料更充分、启动性能更好、尾气更清洁的优势,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针对气体机的特性,包括它的高温问题和水含量问题,我们都做了可靠耐久验证。我们历时三年累计完成了15000小时发动机台架可靠耐久性和超过1000万公里的整车可靠耐久性验证,单车最长验证里程超过55万公里,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动机和整车才能为用户的使用提供出勤率的保障。”福田汽车动力传动副总裁冯静对记者说。

天然气重卡销量持续走高 市场竞争加剧

据了解,此次涉事的康明斯15升机型,首发于2020年9月,满足国六排放标准。公开资料显示,新的气体机与国五标准相比,气耗降低5%~10%,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用户投资能更快收回。这一优势对商用车用户来说颇具吸引力。

据东吴证券(601555)测算,每辆天然气重卡比柴油重卡约贵8万元。2023年全国柴油价格为7.52元/L,天然气价格为5.62元/L,油气价差1.9元。若该油气价差水平不变,那么天然气重卡的回收初始成本溢价周期仅为8个月,两年后天然气重卡能节省成本18.5万元。

“实打实的收益”令康明斯的15N天然气发动机自上市以来颇受欢迎。根据中信证券(600030)的报告披露,在中国市场,康明斯的天然气发动机产能,主要分布在福田康明斯和东风康明斯两家合资公司,均为3000辆/月左右。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范文清 摄

而天然气重卡销量在国内市场当前正一路走高。公开数据显示,自2022年12月天然气重卡销量开始增长以来,已连续16个月保持增长势头。今年3月,天然气重卡销量更是逼近3万辆,达到2.93万辆,同比暴增208%,创造了天然气重卡市场有史以来第二高的单月销量。

天然气重卡销售火爆与当前天然气价格越来越“友好”密切相关。公开数据显示,今年3月底,天然气价格已降至4100元/吨,而去年12月的天然气价格已接近6000元/吨。

“当前气体机在牵引车上的搭载比例较高,因为牵引车的运营里程较长,TCO(全生命周期成本)很快就能跑回来。所以我们认为气体机在未来几年在牵引车上的渗透率会比较高。”福田戴姆勒欧曼事业部商品规划副总裁王兆前对记者说。

目前,国内商用车市场已进入存量期,与乘用车市场类似,价格战也在激烈进行中。在此背景下,天然气重卡的高增长态势和较好的发展前景推动着主机厂在此领域加大布局,相互之间的比拼也日益激烈。

“大家长期以来不断卷技术、拼产品、重创新,共同促进了商用车行业的良性发展。当下,中国商用车行业应该团结起来,更加专注于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将发展视角从国内放眼至全球。”刘旭光呼吁,中国自主品牌商用车企应该良性竞争,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建议反馈 您的每一条建议声音,我们都认真对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在线留言

有任何问题,欢迎在此留言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请在这里留下您的信息与需求,我们会在24小时内回复,并给您致电~

0/200

验证码